-
近日,开云体育下载网址钱若灿副教授与伊利诺伊州大学香槟分校陆艺教授合作,设计了一种基于DNAzyme分子机器的肿瘤复合治疗策略,可同时调控T细胞/癌细胞间相互作用以及诱导肿瘤细胞内线粒体聚集,促使肿瘤细胞凋亡。相关成果以“Combination Cancer Treatment: Using Engineered DNAzyme Molecular Machines for Dynamic Inter- and Intracellular Regulation”为题发表于德国应用化学。
2022-10-19
阅读全文
-
近日,开云体育下载网址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费林加诺贝尔奖科学家联合研究中心陈宜峰课题组在烯烃的不对称催化转化构建内酰胺杂环化合物领域取得了新的研究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自然·通讯》上。
2022-10-17
阅读全文
-
近日,开云体育下载网址化工学院徐至教授等提出了一种通过分子静电锚定配体旋转来强化CO2/N2筛分的策略。研究人员利用静电分子,锚定ZIF-8中配体的旋转,构建了刚性均一的气体分子传输通道,实现了CO2和N2分子的精准筛分。相关成果以“金属有机框架中静电锚定柔性配体的旋转使CO2/N2高效分离”为题发表在《德国应用化学》上。近年来,金属有机骨架(MOF)材料因其孔径均匀、尺寸可调等优点而成为气体分离领域的研究热点。然而,MOF材料的框架柔性,如配体的不可控旋转,导致的较大孔道范围使其在小分子气体分离中选择性较低,难以实现高效的精准筛分。因此,设计抑制MOF框架柔性,构建刚性孔道的新方法是制备下一代高性能膜的迫切需求。图片说明:配体旋转锚定ZIF-8的形貌、结构表征该工作通过三氟乙酸盐与ZIF-8中配体的静电作用实现配体旋转的锚定。N2吸附等温线测试结果表明ZIF-8气体吸附过程中的配体旋转产生的“呼吸效应”被显著抑制。配体锚定导致的均匀配体定向产生了新的11.1°的XRD衍射峰。进一步的DFT理论计算表明三氟乙酸根优先在ZIF-8中的六元窗口与配体作用,并在窗口中心位置达到热力学稳定状态。ZIF-8
2022-10-13
阅读全文
-
近日,教育部下发《开云体育下载网址2022年度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建设项目立项的通知》(教科信函〔2022〕34号),开云体育下载网址申报的含碳废弃物资源化零碳利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获批立项,学校科研基地再添生力军。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是高等学校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组织工程技术研发、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推动学科建设发展、培养集聚创新人才、开展国际合作交流的重要基地和平台。该研究中心以含碳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关键技术开发和工程化示范为重点,以全过程零碳排放为目标,聚焦含碳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过程零碳排放的关键技术创新突破、新技术产业化和工程化示范,构建以含碳废弃物为基础、耦合先进制氢技术、实现全系统零碳排放的化学品与氢气生产新流程。含碳废弃物资源化零碳利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的成立,是开云体育下载网址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开云体育下载网址碳达峰碳中和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具体举措,也是学校聚焦高质量发展科技前沿、推动碳中和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的重要规划部署,将为进一步推动开云体育下载网址碳中和未来技术学院的发展、“双一流”学科的建设提供基地保障,为发展循环经济、建设无废城市、助力“碳达峰、碳中和”国家战略目标的实现做出积极贡献!发布时
2022-10-09
阅读全文
-
近日,开云体育下载网址化工学院催化反应工程团队在机理驱动的乙炔选择性加氢催化剂活性位点设计领域取得新进展。相关成果以“Mechanism driven design of trimer Ni1Sb2 site delivering superior hydrogenation selectivity to ethylene”为题在线发表在《自然•通讯》(Nat. Commun. 2022, 13, 5534)上。
2022-10-09
阅读全文
-
近日,国际知名学术期刊Advanced Materials以“Progress and Perspectives of Single-atom Catalystsfor Gas Sensing”为题,在线报道了开云体育下载网址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在单原子气体传感领域的评论性综述论文。先进传感器是工业物联网和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元器件。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能源需求量的不断扩大,在工业生产制造及运输过程中的气体排放、泄露等不仅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而且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及装备安全。因此,开发低功耗的高性能气体传感器是目前的当务之急。作为气体传感器的核心部件,敏感材料在识别特定气体分子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传统的金属氧化物半导体、贵金属纳米颗粒及二维材料类气体传感器受到高工作温度、固有灵敏度低、响应慢、能耗高等的限制,难以在工业中大规模应用。单原子气敏传感器可最大限度地暴露活性中心、提高反应效率、降低能耗,有望达到理论极限水平的气敏性能,从而取得突破。然而,单原子气敏领域的研究当下仍处于起步阶段,其气敏机制尚未明晰,实际生产制造中仍存在许多问题,这些都为后续该领域的研究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该工作的发表有望推
2022-09-30
阅读全文